安吉白茶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湿气“死对头”找到了

[复制链接]

6669

主题

0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0 19:55: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0年一遇的寒湿之夏已至!湿气“死对头”找到了,不是山药,几味食材煮汤喝,赶走湿气,轻轻松松

《黄帝内经》里五运六气的推测,辛丑年乃寒湿的一年,特别是夏天,更是60年一遇的寒湿之夏,下雨、剧烈降温会多一些,身体也更容易胖一些。

从小满开始,我们迈入辛丑年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之气(也就是5月21日~7月22日),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腑肿、胸腹满。

三之气的主场,湿气挟着火气下降,受升腾的地气营养,时常会有降雨,而且一降雨,天气就明显变得凉起来,哪怕是在大夏天。

主气:少阳相火
客气:太阴湿土
司天:太阴湿土

主气少阳相火,天地之间暑气旺盛,阳气十足,万物受到温养,蓬勃生长。

人与自然相应,火旺就容易心浮气躁,容易着急,静不下心来,晚上睡眠也不好,这是天地环境带来的影响。

每年的主气是固定的,和季节、节气一样固定变化,而变动影响的要看客气和司天,今年夏天的变化就是:湿!

客气与司天两个太阴湿土的加持下,自然界湿的力量会很强,脾胃最容易不舒服。

受到这样寒湿之气的感召,大家的身体就容易出现身体发沉,不想动,胸腹满闷,腹胀、面部虚胖、手脚肿胀等寒湿重的症状。

【到底什么是湿气?中医提醒:湿气不外乎这两大原因所致,大家都要知道】

湿气是中医范畴的概念,是病机的一种,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湿邪比较难调治,湿气也是人体津液过剩的一种表现,通常分为内因和外因:

1、外湿

外部的湿气多指天气,进入夏天,雨水更多了,尤其是南方,加上今年60年一遇的寒湿之夏,下雨、剧烈降温会多一些,人体的湿气会显得更多的旺盛。

2、内湿

《素问》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是湿气的根本原因,脾主运化,运化精谷、运化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停滞,无法正常运化,因而出现腹部胀满,四肢浮肿等症状。尤其是大家在夏季喜爱吃寒凉生冷的食物,这样对脾胃的损伤是很大了,更容易出现脾虚的情况。

【前面说到湿气的原因,接下来给大家说说,湿气重会给身体带来哪些负担:】

1、湿入肝
舌苔厚腻、关节酸痛、头晕脑胀、皮肤瘙痒、小便浑浊、口干口苦、脸色发黄、头晕头痛、白带过多、身体乏力、阴部瘙痒和食欲不振。

2、湿入心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小或下肢浮肿,伴呕吐、流涎、胸闷、胸痛、 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大,容易疲劳、不思饮食、腹泻。

3、湿入脾
睡觉时流口水、失眠、刷牙时会出现恶心、干呕、水肿、腹胀、严重肠胀、排气过多。

4、湿入肺
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稀、身体困重、大便粘腻不爽、皮肤油腻。

5、湿入肾
舌苔白厚、黄腻、大便粘稠、精神低落、身体沉重、下肢水肿、腰部感觉寒冷,晚上容易出汗、宫寒等。

中医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祛湿一方面需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改善身体内环境,这样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了一道健脾除湿的茶方《芡实薏仁茶》,组方:赤小豆、薏苡仁、芡实三种食材相配伍,后经历代御医增加调配,增加了茯苓、栀子、橘皮、蒲公英等几味辅材,制成代茶饮,流入民间至今。

1、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如果身体的湿浊已经「有形」了,比如浮肿、腹胀,赤小豆能帮大忙。

2、炒薏米:薏米在中药上又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

3、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健脾养肾而不湿,作为茶方的辅佐调补,湿气去除的同时让身体得到滋养。

4、橘皮: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陈皮擅调理气血,通畅体内因湿邪乱糟糟的气理,恢复脾胃功能。

5、大麦+苦荞:大麦和苦荞的搭配真是肠胃的清道夫,肚子里有垃圾,胀气瘀堵了最适合了。
多种食材相得益彰,制成茶包,每天热水冲泡一袋,喝上2~3杯,无湿一身轻。

提醒:
1、开水冲泡,静置3~5分钟,即可饮用;
2、15~17点膀胱经当令,最适合饮用;
3、孕产妇、哺乳期及14岁以下儿童不宜饮用;
4、茶饮不能代替yao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安吉白茶平台

GMT+8, 2024-11-25 07:34 , Processed in 0.289636 second(s), 20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