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安吉白茶平台 首页 白茶产品 查看内容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

2019-10-17 07: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8| 评论: 0

摘要: 原创止茶2019-09-02 22:03:37茶叶是中国的国饮,茶树更是发源于中国。从我们人类已知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推断,我们的先辈发现并且利用茶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根据茶圣陆羽的《茶经》 ...
原创 止茶 2019-09-02 22:03:37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茶叶是中国的国饮,茶树更是发源于中国。从我们人类已知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推断,我们的先辈发现并且利用茶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根据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而神农氏生活在原始母系社会时期,因为神农“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根据《白虎通》的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说明神农教化万民,有不世之功。历史记载是他最先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利用茶叶进行解读。因此,茶叶以现代产品形态和冲泡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缓慢的变革过程。今天,止茶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茶叶是如何变成今天的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是如何成为世界华人的首先饮品,进而影响并变世界的。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一、直接生食鲜叶,药用价值为主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有关于我国古老先民发现、利用茶叶的最早记录。换句话说,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神农氏,在山野林地之间寻找可供食用的野草野菜时,不幸多次中毒,最终食用了茶树鲜叶才得以解毒。

所以,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另外,在《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身训》、《本草衍义》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茶树治病救人的记载。因为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130年,西汉司马相如曾经在他的著作《凡将篇》中,将茶称之为“荈诧”,并以此列为中国古代20大草药之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茶叶作为药物的最早文字记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远古先民时期,茶叶的饮用主要是取其药物价值,以食用鲜叶为主,辅之以煎服,用于治病救人。一直到今天,在很多中药及民间偏方中,仍然有采用茶叶做药的方子。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二、鲜叶茗菜煮粥,食用价值凸显

在发现茶叶药用价值之后,经过人类的不断尝试,终于又发现了茶叶第二个价值——做菜。唐代《茶赋》中曾记载,茶叶是“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的最佳伴侣,其食用价值凸显无疑。

在《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翻译过来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相晏子,生活朴素,吃饭的时候用茶树鲜叶煮制的“茗菜”来佐餐。这里的“茗菜”其实就是用茶树叶子煮汤。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的第一部辞书《尔雅》中,也有关于茶树最早命名的记载,叫做“槚,苦荼”。后来郭璞在《尔雅注》中,进一步说明了在先秦时期,茶叶作为食用菜蔬应用的方式方法。“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茶圣陆羽也指出,在茶树鲜叶中加入葱、姜、桂皮等煮饮,用来佐餐,是先秦时期古人常用方式。

同时在《晋书》中曾有过相同的记载:“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其实用茶叶煮粥的传统,一直到了唐朝时期仍然存在。甚至在当今时代,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会采用鲜嫩的茶叶做菜煮粥。比如说特别出名的龙井虾仁,就是用西湖龙井茶和虾仁作为主料烹制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这道菜就出现在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的宴会菜品中,名传中外。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三、鲜叶加工制作成品,饮用价值为主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过,“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换句话说,茶叶作为一种饮料,正式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从秦朝开始的。但一直到三国时期,茶叶加工制作技艺才开始萌芽,当时是将茶叶做成饼状,然后晒干或烘干收藏备用。

探究茶叶加工制作历史,我们一路跨过清、明、元、宋、唐,上溯到三国时期,从蒸青团茶到龙凤团茶,再到散茶,从蒸青到炒青,从绿茶发展到其他茶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各种文化技术都在唐朝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茶叶制作加工技术也不例外。在陆羽《茶经》中,曾有非常详细的关于蒸青团茶的制作方法记载。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宋朝时期,饮茶风气比唐朝更甚,民间茶会、茶宴、斗茶之风非常盛行。因此历史上关于茶叶发展有一种说法,叫做“兴于唐,盛于宋”。而此时的茶叶制作工艺发展也非常迅速,逐渐形成了龙凤团茶工艺。在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北苑别录》中均有龙凤团茶制作技术的记载。

简单来说,龙凤团茶的制作工艺就是采摘鲜叶之后先泡水,再上锅蒸清,放凉后用冷水洗净,紧接着小榨大榨,去水去汁,放入瓦盆研细,置入龙凤模中压紧烘干成型。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不过由于龙凤团茶和蒸青团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工序时间较长,不利于大规模的加工制作。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制茶工艺又再一次向前推进,从团饼茶到散叶茶方向突破。这既是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其实早在唐代的时候,就有散茶少量制作的记载。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有“饮有粗茶,散茶,饼茶者”的记载,说明当时就已经有散茶制作工艺,只不过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了宋朝时期,蒸清散茶大规模出现,与团茶、饼茶并列存在。一直到明朝时期,朱元璋体恤民情,下诏“罢造龙团”,蒸清散茶正式开始代替团饼茶,成为茶叶制作的主流技艺形式。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在制作蒸青散茶的同时,炒青技术形态也一并出现。炒青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在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提到过“斯须炒成满室香”。而到了宋代,陆游曾在自己的游记中记载除蒸青团茶之外的茶叶加工工艺,“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这是关于炒青茶工艺的第一次命名。到了明朝中后期,尤其是清朝阶段,炒青制作工艺逐渐成型,和当今炒青的工艺极其相似。主要分为杀青、揉捻、复炒和烘干四大步骤。炒青工艺的完善,极大提高了茶叶加工制作的效率,解放了劳动力,成为延续到今天的绿茶主要制作工艺。


中国茶叶饮用简史:借我3分钟,读懂一片神奇东方树叶的前世今生


总之,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和黑茶等六大种类,再加上花茶和深加工茶产品,整体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加工生产模式,在世界茶叶制作历史上,独具一格,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从老祖先们生食鲜叶解毒开始,商周时代的茗菜,再到秦汉时期开始饮用,茶叶的价值发现之路漫长而曲折,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变化。

当然,即使到了今天,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也没有完全被放弃,仍然在某些特定的中药中和特殊的菜肴里,有着它的身影存在。但作为主流价值,还是以饮用为主。并且,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之下,茶叶的饮用价值不断发扬光大,又有新的突破,比如通过袋泡茶和原叶提纯萃取等方式,来展现茶的魅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安吉白茶平台

GMT+8, 2024-4-30 19:39 , Processed in 0.220496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