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无国界的,是通向全世界的媒介。”在第三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上,贵州大学副校长向淑文在致辞中说道,引起了台下参会嘉宾的共鸣。 12月4日,以“比较视野下茶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举行。来自韩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茶界专家和学者聚集在一起。共话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 贵州大学副校长向淑文,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贵州大学茶学院院长吕立堂,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海洋,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蒋文中,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肖坤冰,韩国茶文化学会会长、韩国木浦大学国际茶文化学科主任、教授赵纪贞等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并在会上作精彩演讲。 茶文化在东盟各国缘远流长 早在2013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战略,旨在通过国际间的区域合作,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惠普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一核心理念为我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茶文化传播和茶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正如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崔海洋在论坛上说的:“作为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枢纽之一,东盟在我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新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 提到茶,绕不开茶文化发祥地中国。当今世界喝茶的国家或民族,尽管饮茶方式各不相同,但从中国唐宋时期传播出去的茶文化及其“和、敬”的精神是相通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中国相邻的东盟国家,与我国有着地缘和民族关系及经济文化的相联性,在茶文化方面有很多共同性。东盟各国虽然各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但无论在历史文化、传播和饮茶文化、茶礼茶俗中都有着中国民族文化的烙印。就如穿插在论坛期间韩国和中国的茶艺表演,虽然着装各异,但表演过程中都引入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形成“中正”精神。可以说,茶文化是连接世界各国的重要物品,兼具物质与文化双重属性,是各国互相交流与理解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中国和东盟既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也是互为关联的战略合作伙伴,既有历史文化上的姻缘,也有空间地理上的优势。两地之间有着长期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互动与联系。而茶文化正是双方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 东盟各国有市场机遇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关于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前驻利比亚、约旦大使罗兴武指出,“一带一路”涵盖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欧地区,涉及65个国家,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63%,且这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建设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条件。而中国—东盟之间的茶叶经济,深受其利,不仅有消费市场的红利,更有文化市场上的巨大优势。 如中国的近邻——泰国。泰国地处南亚,纬度较低,气候炎热,因此冰茶成为他们饮茶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虽然泰国对茶叶的消费量不大,但也是东南亚产茶国家之一。茶园主要集中在与我国云南省、缅甸、老挝交界的清迈、清莱等地。在清莱的美斯乐山上,有60000亩茶叶种植基地,茶叶品种为我国云南大叶种即普洱种品系。 近年来,随着世界茶叶市场需求的扩大,泰国清迈、清莱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业,2011年清莱政府为促进清莱府美斯乐茶叶商品区发展,对清莱茶叶生产商进行培训,提出努力针对爱喝茶的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拓中国—东盟市场,将清莱打造为优质茶叶的生产基地,利用连接老挝、中国的大桥增强不断扩展市场的竞争力。 2014年时,由泰国农业部、泰中经济协会等联合,在泰国曼谷隆重召开了主题为“东盟—中国经济一体化茶叶行业合作、共赢与发展”的首届“泰国茶文化节”,展示了泰国茶文化和茶产品,研讨如何打造泰国、中国、东盟国际化茶叶交流的平台,推动泰国和东盟与中国茶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合作。现在,为加快双方茶文化的交流发展,与泰国接壤的云南正通过昆曼国际公路这一通道,把我国的茶叶和民族茶文化输送出去,让亚洲其他国家可以共享。 同样与云南接壤的东盟国家老挝丰沙里省,紧邻云南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易武和普洱江城,是历史上云南普洱茶的重要产地和打开东南亚市场的集散地之一。这里除了原生态的野生茶树外,还分布着许多已证明是中国人种植约3000余亩的古茶树林,近几年在棉歌,有中国公司在这里种植1400公顷的高山有机茶。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普洱茶、红茶市场的带动下,老挝开始发展茶叶经济,除联合国扶贫组织资助外,也吸引了中国企业到当地去种植。到2010年,已有五家中国投资者被批准在丰沙里省种茶,不仅发动当地老百姓种植新茶,还带动了当地百姓的经济发展。 贵州要抓住机遇主动对接 当前,贵州茶叶正在向个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深加工等方向转变,创立的自主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茶叶企业也更注重茶叶自身的安全品质和环保效应,让茶叶不断向国际市场接轨。而东盟国家因有较为优惠的农业政策,丰富的土地和农产品资源,已成为中国茶产业新一轮投资和贸易的重点区域。 目前,贵州与东盟多个国家以茶为媒,来往日益频繁,已有很多多边合作机制,茶文化也融入其中。如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以茶文化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意味着中国和东盟已建立互惠的关系,这已远远超出茶叶自身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在新时代,贵州和东盟各国的茶文化交流与茶产业的实质性合作,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还应当在保护与传承传统茶文化、丰富茶文化内涵,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在发言中说,如果前10年是贵州茶产业的“黄金期”,那么今后就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钻石期”,我们贵州茶行业要主动对接,不仅要生产好产品,更要讲好茶文化,让更多国内外的人士喜欢贵州茶,爱上贵州茶。 |
GMT+8, 2024-11-25 06:49 , Processed in 0.211341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