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曾被人们称为宇宙第一神学,随着近几年来贵州省茶产业大跨步发展,茶学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招工难”已成为贵州茶企的心声。 茶学毕业生“扎堆”考事业单位 “工作好难找啊!”从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茶学方向毕业的汪德利原本在贵阳市花溪区鑫源茶庄担任茶艺师,底薪2000元,提成最低的一个月也可以拿到3000元,薪资好、工作量少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令人称羡的。而她只做了一个月的时间便辞去了茶艺师的工作,投入了扎堆考事业单位的大军。 “我自己是很喜欢做茶艺师的工作的,没办法,父母要求自己必须进事业单位。”谈及辞职的原因,汪德利一脸的无奈。 与在家待考的汪德利相比,吴胜彬就要幸运多了,记者采访他时,他已被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局茶叶站录用。他告诉记者,今年贵州大学总共有28名茶学专业毕业生,现在一半的人已经就业,但基本上都是进了事业单位。“贵州对茶学专业人才需求量大,选择多,大部分毕业生因太过挑剔而找不到工作,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在家待考。” “大量茶学毕业生选择进事业单位与社会大环境有关系,茶学专业的学生以农村孩子居多,传统观念觉得进事业单位更稳妥。”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主任尹杰如此说道。 月薪三千难招人 僧多粥少,这是茶企在招聘员工时最深刻的感受。贵州阳春白雪有限公司今年已是第二次招人,黄建峰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其它专业的员工每月花两三千元工资就很容易招到本科应届生,而底薪三千元却很难招个茶学毕业生。 “去年从贵州大学、贵州职业学院招了4个毕业生,但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都走了,嫌公司离城太远,企业招一个茶学专业的员工真的很难!”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春告诉记者,目前蓝芝公司的30多名员工全是一线工作人员。 “现在公司里面很多岗位都没有人,人员不到位给公司的运作带来了麻烦,很多事情只好自己亲手做。”张春无奈地说道。 “5月份的时候,公司就开始通过网上、学校、人才市场进行招人,现在投简历的有30人,而茶专业的只有2、3个人,即便薪资待遇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也都不愿来。”贵州黔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力部招聘专员蒋婷说,现在贵州的茶企都很缺茶学方面的人才,大多企业因招不到茶学毕业生只好退而求其次的招一些有经验的员工再进行培训。 即便如此,在开办茶学专业的学校,茶企对茶学毕业生的抢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张胜利说,我校目前每年只有200多名毕业生,不少茶企在学生一年级、二年级时就提前预定,学校里面的招聘会上,企业代表比学生多已成为常态。 “贵州茶产业要发展,茶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茶业内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虽然可被其它专业毕业生代替,但茶学方面的知识并不能短期速成,归根结底还是茶学人员最理想。”尹杰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00亩茶园需要一个管理人员,5000亩茶园则需要建一个加工厂,则需要4—6人管理,现在贵州共有661万亩茶园,仅茶园管理人员就需要1万多人。 学校增多招生火爆 茶学人才缺口大、就业火爆,近几年,中职学校茶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因此直线上升。据统计,贵州省目前总共有23所学校开办了茶学专业,以盛华职业学院和湄潭职中为例,今年茶专业的招生人数比去年明显增多,湄潭职中更是因为报考人数爆满而准备增开两个班。 “读茶叶方面的专业,毕业就意味着就业。”张胜利说,现在部分大学生出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就业压力。然而,我省茶产业的人才缺口却很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有很多茶企上门“揽才”。同时,在薪资待遇方面,较前两年也有了大幅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填志愿选专业时都会偏向于茶学。 与中职学校茶专业招生的风生水起相比,贵州省本科级以上的茶学人才就要相对较少了。“高层次人才匮乏!”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呼声。 “现在全贵州每年只有3—4个在职研究生,高层次人才主要靠向外省高薪引进。”尹杰告诉记者,贵州目前主要缺乏茶加工、营销和文化传承中的本科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贵州每年约有50余人茶学本科专业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匮乏已成为贵州茶企普遍存在的难题。 “贵州大学茶学院是由贵州大学与湄潭县共同办学,目的是依托湄潭县的茶产业,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茶学院将采取“2+2”或“3+1”办学模式,办学规模为在校本科生400人,硕士和博士220人,年均培训茶产业技术人员500人。”今年11月23日,贵州大学茶学院在湄潭县成立,据校长郑强介绍,贵州大学茶学院力争用2—3年时间建成我国茶叶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茶学科学研究高地和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多途径培养用好茶产业人才 ——访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学校副校长张胜利 “招工难”、“茶专业人才匮乏”现已成为贵州省涉茶企业的普遍心声,贵州省“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了制约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科技水平不高等。日前,记者就如何解决贵州茶专业人才缺口大这个问题采访了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评茶技师张胜利。 从2007年开始,张胜利就从事培养茶专业人才的工作,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他曾与各种类型、各层次的茶企业有过接触。2013年,他通过对全省二十多个重点产茶县一些重点产茶乡镇、部分重点企业进行调查,对目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形势以及人才现状,提出贵州省茶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茶周刊: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学校茶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张胜利:我们学校开设有茶叶经营与管理、茶艺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三个专业,共500多名学生。在校两年,顶岗实习一年,大概有60%的学生通过这种预就业的方式实现就业。 另外,每年上海茶仙美有限公司、天福茗茶、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等20多家茶企都会直接与学校联系,统一开招聘会招人。总之,只要愿意到企业,茶专业学生的就业根本不愁。 茶周刊:现在大量的茶专业人才走向了事业单位或是其它行业,茶企普遍存在招工难这个情况,您觉得企业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张胜利:这种现象在我校也经常出现,例如去年从我校毕业的张同学原先本在一家茶企做销售,但是后面跳槽去了汽车销售行业,原因就是茶企提供的薪资待遇对他来说并不吸引。茶产业人员待遇较低、日工作时间长是许多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原因。 打铁还需自身硬,贵州茶企要解决招工难的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发展自己。贵州茶原生品质好,茶企必须立足绿色、环保、生态、有机做好宣传、营销,走集团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实现自身的发展。 茶周刊:现在行业内的企业团队你看是什么样局面?最需要什么人才? 张胜利:营销人员较多,懂种植加工的人员很少,科研人员匮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这一传统产业急需向现代产业转变,急需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大量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否则很难适应茶产业升级的需要。在贵州茶产业大力发展,茶园面积和企业数量大量扩张的同时,表现出来的人才短板尤为明显,企业更倾向于既懂茶叶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基于我省茶叶的发展现状,我觉得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栽培、加工技能实用人才以及更高层次的科研人才。 茶周刊:您觉得目前贵州省茶产业人才的现状是什么? 张胜利:据测算,目前贵州初中级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人员需求量为15万人,而现有人员不到一万人,科研管理人才极度匮乏,总之就是从业人员较少,结构不合理;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不多;现在茶企的技术骨干很多都是返聘茶业退休人员,中青年人员比例不大,以至于现在人才队伍趋于知识老化;茶学专业毕业生改行的较多,人才队伍不稳定,加上茶叶加工人才、精深加工和流通人员极度匮乏这些因素,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 茶周刊:你觉得该如何解决我省茶产业人才缺口大这个难题呢? 张胜利:现在贵州茶专业人才缺口大,主要是因为过去培养的茶产业专业人才少,并且很多都跳槽去了其它行业,我认为要解决好茶产业人才缺口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种途经培养茶产业人才;在前年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创办各类民间茶叶学校、培训机构、茶艺馆。大力实施全产业链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茶企、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技人员等10万人次。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茶产业人才快速成长;在茶产业相关人才培养方面,要通过学校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适合的专业培养方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岗位考核和认证,使学生在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也获得上岗资格,快速的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指导生产;另外,茶叶企业与高校、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定向培训,利用各级各类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茶叶种植、管理的适用技术。 第三,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茶业人才职称评聘、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保证茶人才的利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采用多种方式途经培养和开发人才。 第四,用好茶业人才,稳定茶产业人才队伍;大量茶业人才毕业后进事业单位和跳槽,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茶企现有的岗位上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
GMT+8, 2024-11-24 16:28 , Processed in 0.215303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