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观察丨江南腹心地,何以“最江南”?9月20日,南太湖畔,第十二届湖笔文化节开幕。 湖州籍巨笔书法家慎召民手执湖笔,饱蘸浓墨,笔走龙蛇间,“最江南”三个大字跃然纸上,与舞台上代表湖州的古桥、流水、丝绸、湖笔、瓷器、茶园等元素相映成趣。 江南,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其核心会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变迁而迁移,但“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的湖州,始终是江南的“腹心之地”。 从历史深处走来,前不久刚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湖州,将本届湖笔文化节的主题定为“在湖州遇见‘最江南’”,欲向世人呈现“最江南”的生态颜值、文化底蕴、生活美学、文化窗口。 第十二届湖笔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共享联盟·湖州 张剑 摄 最江南,风光无限好 湖笔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分享了苏东坡与湖州的不解之缘。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这是苏轼从朋友口中听闻的湖州,让大文豪身未踏足却已心向往之。等他亲眼得见湖州山水,便被彻底征服了:“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俯瞰湖州大地,天目山与太湖之间,西南为山地丘陵,东北为水乡平原,山、水、林、田、湖齐全,构成了山水清远的江南风光。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其《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写道:“湖州是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缩影。” 古人喜欢用“清远”来形容湖州独特的山水之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周京新认为,湖州人赵孟頫将这两个字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在《吴兴清远图》中,大量的“留白”手法表达出无尽悠远的天与水。 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局部) 江南的美,总绕不开水,它是江南的灵气,也是江南的魂。 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自不缺水,而这恬静温婉的小桥流水的景致,却是千百年来一代代湖州人道法自然、因势利导的结果。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古时候是潮湿低洼之地。每到雨季,上承苕溪洪水过境,下受太湖高潮倒灌,百姓苦不堪言。直到战国时期,太湖先民通过修筑“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纵浦横塘”水利排灌工程,才使得丰沛的水资源通过毛细血管般遍布的大小河道,均匀润泽到每一寸土地,让湖州成为“苏湖熟天下足”的富庶之地。这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就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太湖溇港。 与此同时,溇港圩田之间,人们又在低洼地带开挖鱼塘,“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一整套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位于南浔区荻港村的桑基鱼塘系统 共享联盟·南浔 陆志鹏 摄 时至今日,这两大“活着”的世界级遗产,依旧闪耀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湖州桑基鱼塘产业协会会长徐敏利分享,他们在桑基鱼塘核心区的古村落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游客们撒网捕鱼、唱鱼歌、跳鱼舞,鱼汤饭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而太湖溇港核心带的滨湖六村则组团“出道”,不仅做大湖蟹产业,还引进了露营、村咖等年轻人喜欢的业态。 江南,又怎能少了桥?湖州古桥数量之多,堪称“中国古桥博物馆”,清代及以前的有1200多座,占整个环太湖地区的近一半。在水乡古镇双林,万元桥、化成桥、万魁桥自东向西横跨双林塘。同一条河上,相距不到400米之间,连建三座大型三孔石拱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 双林三桥(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目前湖州七成古桥仍在百姓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古桥相连浓缩成风情画卷。 山、水、桥,以及在它们组成的诗意场景中蕴育的富足生活,成为湖州“最江南”的具象表达。如今运河沿岸的古镇繁华依旧,南浔、新市、双林、菱湖、善琏……如若得空,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在光影错落间,依然能够领略“把生活过成诗”的美好。 最江南,文化集成者 历史上的湖州是丝之源、笔之源、茶之源、瓷之源,丰富的物产造就灿烂的文化。 有人说,没有锦缎绫罗,何来烟雨江南? 丝绸之于江南,是一种与风俗、习惯、传说、艺术等紧紧相连的集体意识和文化符号。而关于丝绸的一切,要从湖州城东南7公里的钱山漾说起。 20世纪50年代,一片长2.4厘米、宽1厘米的淡褐色绸片,在钱山漾遗址被发掘,为世人揭开了人类最早利用家蚕丝纺织的神秘面纱。湖州由此被认定为“世界丝绸之源”。 钱山漾出土的丝绸残片(新华社资料图) 当我们在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的“丝绸历史墙”前驻足,这片小小的绸片,经过4000多年岁月侵蚀,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璀璨光芒。但透过它,我们仿若能看到“湖丝衣遍天下”的千年传奇。 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一丝一缕正在迈向千变万化。湖笔文化节开幕当晚,一部极具江南风情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湖州大剧院上演。巧的是,前一晚,《只此青绿》也从剧场“舞”上了大银幕。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小华和女儿郑依霏参加了电影首映礼。无论舞蹈诗剧还是电影,父女二人都曾受邀为剧中绫绢做非遗指导。“这是传统东方美学的现代演绎。”这些年郑依霏尝试让古老的绫绢“拥抱”时尚与年轻,解锁更多的应用场景,让双林绫绢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湖州被誉为丝绸之府。(受访者供图) 再看湖笔。江南的韵味从笔锋流淌,湖州成了中国书画绕不开的地方。 “中国绘画和书法的发展进程中,湖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周京新在开幕式上直言,“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赞誉有着确凿的事实支撑。 2002年,七十二件晋唐宋元书画珍品汇聚上海博物馆,细心的观众发现,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怀素、高闲、杜牧、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钱选、赵孟頫等众多令人高山仰止的书画大师,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书写湖州、描绘湖州,让人叹为观止。 文人墨客,各领风骚;文脉悠远,与古为新。历史长河里,湖州曾从多维度担任着“最江南”的文化集成者:陆羽的《茶经》在这里写就、“明体达用”的湖学从这里走向全国、怀抱实业救国理想的近代湖商群体推动历史进程……经济文化的双重繁荣,让湖州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幕式现场 共享联盟·湖州 张剑 摄 最江南,醉在生活中 让优秀传统文化可触可感,成为当下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回溯历史的意义所在。 湖城项王公园,是当地老城门之一——奉胜门的遗址所在,相传项羽率八千江东弟子西击暴秦,从这里“破凶门而出”。十多年前,湖州人在城门下建起一座塑像,项羽手提楚戟,身披铠甲,跃马出征。 而今,项王公园化身千年梦境,转换出了新的场景。 入夜,龙溪港项王码头,光影交错,颇具新江南美学的湖州水上通史《青绿湖影》开演。4公里的古城水韵中,吴越古邑的灿烂、西楚霸王的豪情、赵孟頫和管道升缠绵悱恻的爱情、湖丝湖笔的锦绣……串联起湖州的娴雅与灵动,令人不知今夕是何夕。 《青绿湖影》开演(受访者供图)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湖州正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个新场景,一个“引力场”。《青绿湖影》刚运营已出圈,每天往返的游船一票难求。河岸两边,驻足着散步而来的市民。 这样独特的文化标签,不只是在史料和博物馆里陈列,也不只在实景演出中呈现,而是以一种自然的、可亲可近的方式散布在城市角落,融进老百姓的日常。 在湖州市社科联主席谢占强看来,江南早已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体现追求精致和诗意的江南生活态度。 拿吃鱼这件小事来说,湖州人竟有一张“吃鱼时间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对一条鱼“食不厌精”态度,是深藏在湖州人骨子里的优雅精致。而今,湖州更恢复和创造出一桌“百鱼宴”,成为吸引八方来客的一块文旅招牌。 在湖州享受惬意生活(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正如赵孟頫在《吴兴赋》中所描绘:“土地之所生,风气之所宜,人无外求,用之有馀。”湖式生活的情调和气韵,就是在富足的生活和温润与清远的自然环境中养成,这又何尝不是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 如今的湖州,正全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体验“最江南”生活美学,可以在城市,亦可以在农村。遍布城乡的65家城市书房、46家文旅驿站、103家乡村博物馆,是读书、品茗、休闲,享受“百坦”生活的文化空间;清水穿镇过,人家尽枕河,绿水青山绕,“湖式”乡村,是多少城市人的“诗与远方”。 何以“最江南”?就到湖州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
GMT+8, 2024-11-25 06:27 , Processed in 0.210205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