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安吉白茶平台 首页 白茶资讯 查看内容

5个故事,读懂巴林草原上的“山海情”

2024-8-27 15: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 评论: 0

摘要: 六江谭 | 5个故事,读懂巴林草原上的“山海情”潮新闻监制 范波 审核 黄彦 本期撰文谭主 邬敏2024-08-27 09:31全网传播量4188北纬42°15′23.50″ 、东经118°52′58.14″。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 ...

六江谭 | 5个故事,读懂巴林草原上的“山海情”

潮新闻 监制 范波 审核 黄彦 本期撰文谭主 邬敏 2024-08-27 09:31全网传播量4188

北纬42°15′23.50″ 、东经118°52′58.14″。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土城子村,坐落着赤峰玉龙机场,机场不大,每天却运送着成千上万南来北往的人们。

8月21日晚,一架HO2039航班跨越2000多公里,缓缓降落在机场跑道。身穿黑色长裙的“云和师傅”石余凤提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

夜雨过后,赤峰玉龙机场地面潮湿。记者 邬敏 摄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位于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地带,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横穿城区浸润两岸,跟江南水乡截然不同,这里有着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独特气候,一入夜仿若入秋,气温仅21摄氏度。

一场夜雨过后,月光朦胧,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清新的青草香,江南的暑气消失不见。与石余凤撞个满怀的是,清凉的夜色。

“6年了,来来回回也有20多次了吧!”望着头顶的月亮,记忆涌上心头。

两地频繁跑,她像一只从浙西南山区飞向巴林草原的“候鸟”,虽记不清往返次数,但对这片草原却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曾经奋斗三年的地方,已经成了她的“第二故乡”。“这片土地那些熟悉的人,还好吗?” 

喜讯

“石总,今年我小女儿到呼市念大学了,现在读大一!”

8月初,浙江云和,“云和师傅”石余凤接到一通来自内蒙古的电话,电话那头,响起一个熟悉的女声,她带着点浓郁的地方口音,语音里满是喜悦。

这个家里最重要的喜讯,她想第一时间分享给“闺蜜”,远在浙江云和的“云和师傅”石余凤。

“好啊,孩子们很争气,生活是越过越好了!”石余凤还记得这个勤快能干的朋友。

那是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区的路翠芬,赤峰市碧流台镇孤榆树村村民,今年58岁。

她的脸颊,有两块被强烈紫外线晒出的“高原红”;她很爱笑,笑起来眉眼弯弯,卷起长长的细纹。

2018年,受巴林左旗人民政府邀请,跨越2000多公里,石余凤孤身一人从山区“飞”到草原,在内蒙古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手把手教技术,带着175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路翠芬家就是其中一户。

“云和师傅”石余凤来到路翠芬家里看望。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摄

2019年5月,产业园上万棒菌菇要下地,路翠芬家的菇棚,却迟迟不能下地。为啥?下地钱,不够。

翠芬家一儿一女,当时,大儿子结婚正需要用钱,小女儿念高中,念书也要用钱。为了赚钱,夫妻俩卖力得紧,没日没夜地在4个菌菇棚里忙活,就指望着菌菇“生”出钱。

种菌菇,首先要购买菌棒。产业园的上万个菌棒由石余凤成立的巴林左旗菇童农业有限公司一手培育。公司拥有日产6万棒标准化菌棒生产线、保鲜冷库、烘干车间,高标准的发菌暖棚40个、出菇棚175个,产供销一体。

翠芳夫妻俩算了一笔账:“一个棚种1.2万棒,1个菌棒3.5元,1个棚4万多,4个棚就要16.8万元。”

16.8万元,家里哪能掏出那么多钱?夫妻俩寻思,“只能去借,等菇卖了,再还回去!”

东拼西凑,还不够!

第一回,交完2万元定金,却交不齐下地钱,夫妻俩愁。“4个棚是这夫妻俩全部的‘身家’,还指望着蘑菇丰收,供孩子呢!”石余凤觉着翠芬家不容易,拍拍夫妻俩的肩膀,说:“你们把香菇菌棒先拉去上架,不够部分我给你先垫资一下,等菇卖掉再给我。”

这样的帮助,持续了2年。

不止翠芬家,石余凤经常垫付资金,将高品质的菌棒低价卖给困难的农牧民,跟他们签订协议,及时返还种植成本或“托底”回购。

这个做法,让她亏了不少钱,却暖了大伙儿的心。

“人总有困难的时候!”石余凤觉着是小事,可翠芬长长久久记着,她觉着石大姐好,像贵人。

电话唠了半个小时,翠芬久久不愿挂断电话。

“石大姐,今年产业园香菇大丰收,大伙儿想你,得空回家看看!”说着说着,翠芬哽咽了。

“好!我过几天来看看大家!”石余凤这句话,让翠芬的心由阴转晴。“中!姐,我们在家里等着你!”

半个月后,8月22日这天,石余凤如约而至。

“大姐,大姐……”翠芬早早就在路口等候,大老远挥手喊着。

“快快,大姐,咱们进屋!”夫妻俩忙招呼着石大姐往家走。

路翠芬的家里。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摄

翠芬家,是一幢一层的黄色平房,方顶盖着红色瓦片,向日葵开得明媚,格桑花爬出了小院的白色栅栏,青绿的大葱长得比人高,密密的叶片底下结出圆滚滚的茄子,门口垂着粉红色的纱帐。

推门进去,乳白色的地砖一尘不染,灰色的沙发旁的玻璃茶几,摆放着茶叶罐和沙棘果干。

“家里大儿子今年26岁了,在国家电网工作,小孙女今年5岁了,小女儿在呼和浩特的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念书……”翠芬在厨房给石大姐倒完茶,擦了擦手,拉着大姐唠家常,就像当年和石大姐在产业园时那般。

她和石余凤约定:“等不忙的时候,到老大姐家玩几天,串串门。”

短信

“大妹子,你来了,老大哥给你做饭接风!”22日下午,石余凤手机上弹出了这样一条短信。

这个短信是70多岁的陆广凡发来的,和路翠芬一样,他也是搬到产业园的农牧民。

陆广凡能侃、会管事、能服众,当时产业园推出园区企业服务“片长制”,他成了“片长”。

大伙一有事,扯一嗓子,喊一声“老陆”,他就来帮忙了。

老陆和石余凤是实打实的“邻居”。老陆家的小院和石余凤的小院都挨着马路,前后距离仅两三步。

石余凤开公司,平日里却没领导架子,天天往香菇大棚里跑,跟园区的农牧民打成一片。

老陆平日里也关照这个从南方来的大妹子,石余凤公司遇到啥困难、缺个啥东西、菇棚需要帮啥忙,他都会尽力去帮忙。用石余凤的话来说,“可以说是,毫不保留!”

刚开始,石余凤公司研制的菌棒“少有人订”。老陆却主动带头,向公司订了2万多个菌棒,给了大伙争相订购菌棒的信心。

下班干完活,公司食堂没来得及烧饭,老陆就喊着石余凤,去家里吃饭,热情招待。

“云和师傅”石余凤和当地菇民李红凤(右一)。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摄

平日里,老陆老伴张秀荣大姐常往石余凤家里跑,送点枝头刚摘的新鲜沙果,送碗刚煮好的热乎牛羊肉水饺、韭菜油渣水饺。石余凤觉着,老陆和秀荣大姐把她看成了“邻居”。

老陆家,爱做大锅炖。老陆本人,爱下厨,他常系上围裙掌勺。炒好肉片,放入干辣椒、八角和桂皮,倒入土豆块、豆角、白菜帮子等,加入适量料酒、生抽和老抽翻炒,再扔一把姜片、葱段,洒下盐、白糖、胡椒粉,盖上锅盖焖煮。时间一到,关火,撒上大把葱花和香菜,满满一大锅炖菜,香飘四溢。石余凤,至今还记得那味道。

老陆家还养猪。家里只要一杀猪,就做一桌“杀猪菜”,老陆和老伴提前张罗,炒起血肠、猪肉炖菜干等,平日里难得吃到的“美味”,在老大哥家里都能吃到。

回回,老伴张秀荣大姐擀完饺子,都在旁边忙活,为石余凤和客人们盛饭、添菜、倒酒等。

“大姐,快上桌,吃饭吃饭!”石余凤叫住忙前忙后的大姐。

“妹子,你们先吃,多吃点,我再给你加几个饺子!”张秀荣大姐系着围裙,又继续热起了水饺。

关爱,藏在那一餐餐热饭里。

在农牧民心里,他们把石余凤看得很重。就连隔壁70多岁的老大姐,也经常在家里炖好筒骨汤,捧着热汤送到石余凤办公室。

正是这帮子人,暖了高原三年漫长的冬季,更暖了石余凤的心。石余凤说,“巴林左旗的冬天很冷,可邻里情热乎乎。”

这回,轮到石余凤去看这帮大哥大姐了。

咚咚咚,石余凤敲响了门。

一听到声音,忙着剪菇脚的张秀荣大姐,抬头一看是石余凤,一把放下手上的剪子,上前将石余凤紧紧抱住。

厨房里,丝丝缕缕的菜香味正往外冒。石余凤知道,那记忆中的味道回来了!

拥抱

22日下午,巴林左旗政府农牧局办公大楼门口,巴林左旗经济作物股股长张晓华在办公室快速敲击键盘,梳理汇报材料。

得知石余凤来了,她赶忙放下手上的工作,三步并作一步从楼梯下来。

“那一头短发,高挑干练的女同志,是石总没错了!”三年没见,张晓华生怕自己看错了,她推了推鼻尖的无框眼镜,再次确认了一番。

“石总,你回来啦!”张晓华步子加快,紧紧拥抱了石余凤。

石余凤略微一顿,思忖了好几秒,才认出眼前这位满头银发的股长,惊讶地问道:“头发,怎么白了?”

石余凤离开后,张晓华从学校转岗,考到了农牧局,从原来的管学生,到现在管旗里的经济作物,平日里工作忙碌。

张晓华,惦记着这位老大姐。她还记着,2018年,从浙西南山区来到巴林草原的石余凤,在内蒙古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开展食用菌种植和技术指导。那时的脱贫产业园,是北方食用菌培训基地生产研发技术中心和销售集散地。

当时,张晓华还是一名教师,在巴林左旗一所职业学校工作。学校开设了农学专业,产业园是农学专业学生的培训和实习基地。

张晓华的任务之一,就是领着这帮农学专业学生在这个基地学习实践。石余凤成了孩子们的“导师”,她也因此结识了这位老大姐。

香菇大棚里长出的朵朵蘑菇。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摄

石余凤爱琢磨,带着农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个基地做了很多“试验”。从菌棒制种、上架发菇、摘菇采菇等全流程,手把手教,让孩子们“眼见为实”。

除了做香菇“试验”外,她也做起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栽培试验。

当时,她把一个个黑木耳菌棒放在室外的小院,从地上接了一根小管子每天早晚喷淋。张晓华和孩子们一样,经常跟在一旁“取经”。

室外种菇,没有先例。张晓华没信心,转头问石余凤:“这能成功吗?”“保证成功!”石余凤回答得坚定。

早晚观察,安装微喷设施,保湿降温。2个月后,一朵朵小碗形的黑木耳,果真种出来了!

看到黑木耳展开耳片后的那一刻,张晓华激动不已,心里是说不出地高兴。

后来,这一庭院种植模式推开,产业园的村民们开始在自家小院种起了黑木耳。一朵朵黑木耳,成了房前屋后的一道风景。

产业园内,农牧民们分拣蘑菇,满是笑意。共享联盟·云和 叶益鹏 摄

不久后,张晓华又领着农牧民来学习了。张晓华说,“我所在的职业学校也承担着农牧民培训任务,学校经常组织农牧民来产业园学种食用菌,当时不单石总亲自讲,她还带了云和县的专家一起,给农牧民送技能。”

从菌棒制作到出菇十几个环节,石余凤手把手教农民技术,举办了5期百人大型培训、8次现场培训,仅用半年就带出了两支5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张晓华说,“老百姓不懂技术,但信任政府,相信政府请来的‘师傅’,相信‘师傅’给他们的承诺!”

要问“云和师傅”带给巴林左旗带来了什么?张晓华说,有教育,有产业帮扶,更有精神上的激励。

“石总对食用菌产业的热爱,老百姓看在眼里,也一直在学习。”张晓华说,她身上那股执着劲头,感染着每一个巴林左旗人。孩子们记着她,老百姓记着她,干部们也记着她。

园区管委会书记毛国江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石总的辛苦付出就没有今天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

眼泪

“‘石总’回来了,是我们的家人回来了!”一见到“云和师傅”石余凤,69岁的巴林左旗林东镇菇农董文明,紧急刹车,停下拉着香菇的红色小三轮,上前紧紧握住了石余凤的手。

“生活怎么样?老伴身体还好吗?”石余凤的问候,让董文明瞬间红了眼眶,晶莹的泪珠在眼底打转。

见到石余凤,巴林左旗林东镇菇农董文明红了眼眶。记者 邱建平 摄

这句关切的话,暖了老董的心。

老董原是林东镇困难户,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卧病在床多年,大小便常失禁。

多年来,他独自一人看顾老伴,靠村里几亩地种点玉米为生,日子过得艰难。搬到产业园后,他带着老伴,搬进了50平方米的小院,小院里空空落落,除了桌椅、电视,没添几件家具。

老伴无法自理,成天不是炕上躺着,就是瘫坐在炕上发呆,眼神呆滞,嘴里喃喃自语。

为了多赚点钱,他在产业园2个大棚,种起了香菇,菇采完,再回去切菜做饭,看顾老伴。

守着老伴多年,身边缺少个“能说话的人”,老董藏了一肚子心事,藏久了,心里也发酸。

老董心里苦,爱喝酒。别人劝他别喝,他摇摇头,“北方冷,喝点身子热乎!”

老董说话直,脾气古怪,成了大伙儿眼中的“异类”,产业园其他农牧民同他不对付。

可在石余凤眼里,老董是个可怜人。

他经常喊老董到公司食堂吃饭,跟他聊天,吃完,还打包一份饭菜,给老董带回家给老伴。

老董爱问,石余凤手把手教他种香菇,送菇棒给他种。老董心里头感恩,干得卖力。

如今,老董身子骨还硬朗,成了“技术员”,拉香菇、管理十余个大棚,边照顾老伴边忙活。他用粗粝的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没有‘石总’,生活不会有现在这样好!”

 看望

“大姐,我太忙了,刚忙完,想着一定要过来看看你!”23日晚,巴林左旗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赵紫军,一结束手头的工作,连夜赶来见石余凤。

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了石大姐的手。

“邀请石余凤来巴林左旗,我们算是选对人了!”在沙发上,他啜了一口茶,忆起了往事。

2016年11月,央视四套《走遍中国》节目,播出《云和师傅走天下》的故事,讲述了石余凤等3人的创业故事,短短26分钟的报道,存进了赵紫军的手机里,更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当时,时任林东镇党委书记的赵紫军正面临强烈的挫败感:2016年,巴林左旗为帮助175户474位农民异地搬迁脱贫,在林东镇投资8000万元,建起上京食用菌扶 贫产业园。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上京食用菌扶 贫产业园。记者 邬敏 摄

产业园建好了,农户也陆续进驻。但连续两年,菌棒集体“休眠”,不出菇,就算出了菇,质量也不好。

镇里想了不少办法,也试了很多次,却无甚起色。种植户的收成泡了汤,园区也面临关停。

“怎么办?”踌躇之际,赵紫军打开了遥控器,在央视的大屏上,看到了那群走遍天下送技术的“云和师傅”,眼前一亮。

2018年9月,林东镇派出年轻干部,辗转2000公里来到浙江云和,四处寻找确认,终于找到了石余凤。

为了劝大姐过来,镇里一帮子干部天天围着石余凤做“思想工作”。

石余凤大半生都在云和工作生活,事业倒是干得“红火”。可怎奈从未出过远门,她心里没底。

“听说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打死我也不会留下来!”石余凤摆摆手,想要推辞。

镇里干部也“拧”,跟着石余凤在蘑菇棚四处忙活,甚至拿起电脑蹲坐在香菇棚里,一字一句帮石余凤修改她手头赶的材料。

看着干部的真诚劲,石余凤决定先去内蒙古考察看看。

去巴林左旗的路上,她反复告诉自己,“出去看看就好。”

可大家眼底极度期盼的眼光,触动了石余凤,“打死不留”的想法也开始动摇,决定留下。

入驻初期的产业园,设备零落,受损严重。购买机器、修理设备,石余凤忙得团团转。当时,赵紫军一下班,经常领着干部到园区,到大棚,到石余凤租住的小院,帮助指导,嘘寒问暖。

2018年冬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产业园的菌棒进入高温灭菌时间,1台6吨灭菌锅炉却突发意外,菌棒刚蒸完没一半,锅炉出了故障,“罢工”了。

灭菌房里装着6万棒菌棒,如果不及时修好,菌棒将“全军覆没”,损失高达18万元。

得知情况的林紫军,当即打电话从承德请来1位锅炉师傅和五六个工人,带着师傅进产业园连夜抢修。

当时,林紫军的手负伤,一手捆着纱布、绑着绷带,棉袄半披,一直陪着石余凤和工人们抢修设备。

时钟指向深夜十二点,石余凤困意袭来,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

“大姐,你先回去休息,我来盯!”当时负伤的林紫军把石余凤送走后,自己站在锅炉维修现场,组织抢修,硬生生挺到了天亮。谈及于此,石余凤鼻子不由一酸。

“草原上的人们,太好!”看着老书记,石余凤眼睛有些微微泛红。

草原上的人们,惦念着她;远隔千里,她又何尝不记挂着这些“家人”!

离开多年,多少个午夜梦回,石余凤魂牵梦萦的还是大草原上,那帮鲜活美好的人。

巴林左旗的草原上,风车旋转,青草蓊郁。记者 邬敏 摄

她抬头望望天,草原的天,总是格外蓝。草,分外绿。一片片苜蓿草伴着蓝色鸽子花,迎风飘荡、沙沙作响。辽阔的巴林草原上,每年长出的朵朵“夏菇”,是她来过最好的印记。


监制|范波

审核|黄彦

本期撰文谭主|邬敏


“转载请注明出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安吉白茶平台

GMT+8, 2024-11-25 15:25 , Processed in 0.243959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