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安吉白茶平台 首页 白茶资讯 查看内容

县农科区垅坝村以现代农业耕耘希望的田野

2024-8-27 15: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 评论: 0

摘要: 县农科区垅坝村以现代农业耕耘希望的田野2024-08-26 21:32:50|3688| 作者 林泽宇 张竞元| 编辑 胡旦近期,县农科区第一场青年人才会客厅在垅坝村举行,主要来自垅坝的10余名新农人一起想办法、碰撞“火花”。“现在 ...

县农科区垅坝村以现代农业耕耘希望的田野

2024-08-26 21:32:50|3688 | 作者 林泽宇 张竞元 | 编辑 胡旦

近期,县农科区第一场青年人才会客厅在垅坝村举行,主要来自垅坝的10余名新农人一起想办法、碰撞“火花”。“现在村里现代农业项目多,大家坐在一起可以谈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一起抱团发展。”山禾稻农场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韩植芸说。

另一边,垅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寨琴正和村干部们加快项目建设的政策处理。“金伯利农场安吉项目要建一个服务中心,涉及3户农户征迁,基本意向已谈妥,马上就能签约了。”顶着骄阳,韩寨琴抹了把汗笑着说。

一面是农创沙龙,一面是项目推进,垅坝这个传统农业乡村,靠着农科区这棵“大树”,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现代农业之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分离图)2(5069291)-20240826213134.jpg

这里是农高新的核心区

这个暑期,山禾稻与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面向长三角适龄青少年推出绿水青山研学活动。一个村子里的农场,有什么魅力可以和知名博物馆、景区景点进行合作?

经过5年多建设发展、业态完善,占地509亩的山禾稻就像是一个田园综合体。从循环农业到田野艺术中心,农田、咖啡馆、西餐厅等有机串联,造出了一方“土洋”结合的新空间,将田园生活与现代文明生动融合。考虑到研学游、亲子游的配套需要,山禾稻正在建设一家拥有20多个房间的民宿。

“垅坝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2018年,彼时笔架山农高区正在基础建设,看中平台支撑、村里的农业“基因”以及临近高速口的交通区位,韩植芸等人将山禾稻落户垅坝。作为园区招引的首批项目,韩植芸等人却没有“吃螃蟹”的担忧。

按照“基础设施配套领先、管理服务保障领先、产业技术水平领先、农业综合效益领先”的定位,园区逐渐拉开框架,给入驻企业吃下了“定心丸”;2022年县农高新集团成立、今年农科区设立,体制机制更为健全,发展目标更为明确,统筹推进园区建设、农业品牌、土地开发、农旅融合等工作,让园区更显生机和活力。

“垅坝村是我们的核心区。”县农高新集团农盛投资公司投资招商部副部长李晴晨摊开地图,150平方公里的园区面积中,33平方公里被称为核心,其中多数土地位于垅坝,这里的定位就是集聚现代农业。

成为“核心”,同样需要村里的努力。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垅坝村连片耕地资源优势明显。但没有制造业加持,传统农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相对薄弱,垅坝逐渐成为一个“空心村”。在发展的关口上,垅坝村两委班子经过多轮争取,成为笔架山农高区管委会所在地,村里仅用大半年时间就流转了7000多亩土地。

如今,垅坝村范围内集聚了15个现代农业项目。以绿港(安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依托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公司在垅坝布局390余亩种植基地,发展无土栽培农业。“今年是第一个正常产出年份,预计营收400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谭宗学介绍。

以现代农业之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分离图)7(5069290)-20240826213934.jpg

这里是新农人的集聚地

过去,李太民是一位专业摄影师;后来,接手了家里的白玉蜗牛养殖生意,并于2022年在垅坝拥有了30亩养殖基地。这些蜗牛,在垅坝村饲养,经过处理、物流、烹调等环节,销往西餐连锁店和大型生鲜超市。

伴随现代农业项目落户,像李太民这样的新农人在垅坝集聚,村里的农旅业态不断丰富。“园区有很好的项目孵化环境,还有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李太民说。

李太民说的园区,正是县农高新集团在垅坝建设的青创园,占地500亩左右,为有志于农创的主体提供孵化平台,并配套打造了集公寓、超市、休闲于一体的农创游民社区。目前,青创园内已有从事枫树盆景培育的小米枫树,种植小型西瓜、哈密瓜、草莓等果蔬的多多农场等8个项目。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农人发挥的关键作用,仅山禾稻就有很多案例。作为农场的1号员工,范东亮过去从事广告平面设计工作,3年多前因为热爱生态,希望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工作,他选择入职山禾稻。从过去的五谷不分,到现在熟悉果蔬生长习性,再到成为打理农场餐饮、农产品销售以及组织研学活动的“大管家”,现代农业蕴含的三产融合发展潜力,让他不断成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00后”杨舒畅也来了,虽然刚入职,但她已经喜欢上了这片生机勃勃又充满创意的田野……

为何新农人愿意来、留得下?除了项目带动外,平台支撑也为他们创造了诸多便利。例如,县农高新集团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院所建立良好合作,专门划拨土地供高校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并投入300万元建立高标准实验室,配置10万级以上检测设备,园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可以免费使用。

以现代农业之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分离图)6(5069289)-20240826213941.jpg

这里有农业村的“新面貌”

要素流通、借势借力,一个“变”字诠释了垅坝这些年来的发展。

变了的环境。村里的吴家山大塘区块曾经是一片“烂滩涂”,通过人居环境提升,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小西湖”,是他们遛弯、休憩的好去处;垅坝自然村区块建起了十亩左右的草坪,可以供人们露营休闲;划出65亩土地建起共享菜园,户均种植面积40多平方米,减少了毁绿种菜等不文明现象……

变了的配套。中环道路建成,不仅是村里的核心道路,也是农业园区的核心路段,成为连接G235国道和S201、S306两条省道的“动脉”;垅二路、垅三路过去是机耕路,经过改造提升成了宽5米左右的村道,还串联起了现代农业项目……

园区建在家门口,村民家门口就能赚钱。绿港(安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聘用了近百名村民,“大多数是村里50岁以上的村民,骑电瓶车10分钟就能上班,非常方便。”务工班组组长侯红卫说。

在垅坝开饭店十余年的村民江海波明显感觉生意更好了。即便不是节假日,也会出现等位的情况,一天最多招待两、三百名客人。“村子变美了,项目变多了,人流量自然就大了;像我们这样的小饭店,有时都要提前预定。”他说。

在城里从事服装设计的朱玲玲回村了,她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米姑娘”,经营的安吉义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县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粮食种植合作社之一。如今,她在垅坝村应用稻虾共生技术,在稻田里养殖淡水蓝龙虾,提高亩产效益。此外,她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推出“我在安吉有亩田”活动,让田野产出更多经济价值。

以现代农业之力耕耘希望的田野(分离图)8(5069288)-20240826213947.jpg

短 评

背靠“大树”不“躺平”

采访中,垅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寨琴频频提到当前村庄发展存在的问题。例如,物流快递不够便捷、公共交通不够方便等等,这些问题直指项目的公共服务配套,是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很有针对性。所幸,无论是农科区、县农高新集团还是垅坝村,都看到了问题,正在积极解决。

坚持问题导向思考,就能看到不足和短板,继而采取解决措施。垅坝有村民3000多人,但其中三分之二选择在外工作。对于这样一个传统农业乡村来说,过去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用什么力量支撑发展。垅坝选择了积极争取,让农业园区落户,解决了资源运用、项目引推、园区运营等问题,让垅坝的发展“拨云见日”。但背靠“大树”,也不能选择“躺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增强区域凝聚力、发展力尤为重要,在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垅坝村干部积极做好政策处理、村民甘愿流转田地,这为园区建设、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安吉的美丽乡村很多名声在外,但发展优势却有不同:有的依托明秀山水发展旅游,有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有的通过工业平台带动实现村强民富。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在片区化、组团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更多资源整合、更多要素支撑、更多村庄抱团,通过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共享,拥抱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对于这些村来说,把握这些机遇,在用好平台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摒弃畏难情绪、躺平心态,齐心合力提升“五大能级”,重构乡村价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安吉白茶平台

GMT+8, 2024-11-25 15:34 , Processed in 0.218983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