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家乐“不传统”| 走百村 看百业② 2024-08-08 23:03:16|3213 | 作者 卓灵书 潘衡 代良轩 | 编辑 刘奕儿 从最初80元一晚的农家乐,发展到如今的800元一晚,甚至价格更高的高品质民宿,报福镇石岭村的民宿产业实现了十倍的增长。村中年轻人回归,老年人线上接单,这个最初以传统农家乐为产业的小村庄走出了一条不传统的发展之路。 变在一少一多之间 早上八点多,穿村而过的景溪、深山中的龙潭就热闹了起来。虽然采访当天是工作日,但是游客们溯溪、玩水、消暑……玩得不亦乐乎。 拖家带口的游客,多数住在村中的民宿。上海游客卢子侠去年就在石岭村避过暑,这次她和一帮老姊妹又来了。“这里有山有水,空气也好,还凉快,明年还来。”她表示。 景溪边,村里的128家民宿敞开大门,欢迎天南海北的游客。云暮和野·溪语民宿进入夏季以来,几乎天天满房。这家民宿为了迎接暑期高峰,增设了网红吊桥、秋千,打卡拍照的地方也进行了升级,让客人有更好的体验。主理人汪明远表示:“现在已经订到了八月中旬,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的出租率。” 报福镇石岭村山水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周边除了浙北大峡谷景区,还有三个漂流项目,人流量不小。云暮和野·溪语民宿没有按照传统思路扩大规模,反而通过微改精提,将原先的20多个房间,减少到了18个房间。房间减少了,接待的客人数量也减少了,但是民宿的单价却在增加,服务质量也在提升。汪明远做了一番对比,以前民宿老年团比较多,现在年轻的消费群体占了很大的比例;以前农家乐一年可以做几十万元,现在民宿可以做几百万元。 这样的情况在石岭村比比皆是,石岭山庄民宿也是这样的情况。主理人谢昊延介绍:“以前一间房卖80元,都是低价老年团,现在一间房高的可以卖到800元,有的甚至要1000多元,这是10倍的增长,大家赚得更多了。” 目前,石岭村有269户农户,村内有128家民宿、农家乐,是名副其实的民宿集聚村。民宿农家乐数量没有增加,房间数量减少了,利润却提高了,究其原因,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五一表示,主要是更换了客户群体,更换了营销思路。 变在一来一回之间 1998年,石岭村开了第一家农家乐,随后,村民开农家乐蔚然成风,最多时,269户人家开了200多家农家乐,比例高达75%。但是同质化严重、品质不高,也让农家乐产业进入了瓶颈期。谢五一回忆说:“出现了各种恶性竞争、价钱越做越低、感觉这个农家乐难以支撑了。” 如何突破?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出去考察后,准备把农家乐改造提升成民宿,换一种经营方式。石岭山庄主理人谢昊延就是当年村里第一批外出考察学习的年轻人之一。他说:“考察之后,觉得我们村再不转型做民宿的话就要被淘汰掉了。年轻人更懂得年轻人的喜好,我们就摸索着按照年轻人的喜好,首先进行了改造。” 石岭山庄民宿的入口挂着一张老照片,记录了这家民宿最初的模样,它拍摄于2011年,是农家乐改造之前留念的。谢昊延说:“当时是平房,只有七八个房间,第一次改造时增加了两层,一共是27间房,正好是一辆大巴车的人数。那时候就是简单的住宿条件,客房连卫生间都没有。”经过三次改造,如今,石岭山庄只有20来个房间,但是配备了咖啡、烧烤、露营、露天泳池、溯溪等,主打野奢、野趣和慢生活,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最早做农家乐,辛苦一年,营业额也就二三十万元,现在我们一个月就能做到之前农家乐一年的营收了,数据上实现了10倍左右的增长。”谢昊延说。 和谢昊延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石岭村,经营民宿。这个曾经空心、老龄化的村庄,年轻人带领的民宿新军,活力十足。 变在一触一接之间 包括石岭山庄在内,这两年,石岭村有91家民宿通过微改精提实现了提档升级,村庄的民宿产业进入了新的风口,营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谢五一介绍,原来村里就是在上海的报纸上登个小广告,靠口口相传,招揽老年人来玩,“现在大家都是通过平台来营销了。美团、携程、包括订单来了各种平台都有。” 张荣富的团队共10个人,在石岭村运营了3家民宿。依托线上运营,其中一家店去年的营业额有300多万元,今年截至7月底,已经实现营业额160多万元。他说,他们主要是抓住了亲子游和年轻群体的心。“一方面是年轻人花钱不心疼,另一方面像我们这种打卡式的民宿,他们可以发朋友圈、写攻略,来满足自己情绪价值。年轻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依托运营团队进行全网营销,在石岭村的各家民宿中已经成了新风尚。山屿民宿主理人汪廷方今年已经65岁了,别看年纪大了些,但是线上平台接单、沟通都是得心应手。他介绍,从低端农家乐转型高端民宿,他碰到的瓶颈就是客源引流,这也逼得他不得不抛弃传统的营销方式。“从老年团体转到年轻群体,它有一个价位的落差,因为引流逼得我去了解,去学习互联网的东西,我去拜访一些做得成功的民宿,跟他们学抖音、携程操作,慢慢就入门了。”汪廷方说。 采访当天,汪廷方家的民宿,仅携程这一个平台就下单了8单,总销售额达13000多元。汪廷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原来他家民宿是19个房间,现在是14个房间,销售额增长了8到10倍。以前做包吃包住的老年团一天80元,最多120元一天,现在一个房间最低能卖六七百,好的能有一两千元。“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营销方式的转变。”他说。 年轻人积极营销,老年人也纷纷触网。如今,在石岭村,大爷大妈们说起线上接单头头是道。村民金加东今年快70岁了,他打开携程,搜索自家民宿,点击进去,查看订单和客户的评价,一整套操作特别“丝滑”。他说:“现在我们老年人玩得很溜,携程、美团还有去哪儿都操作得很好,开民宿的人更加要学。” 绿水青山给石岭村带来了金山银山,石岭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反哺绿水青山。2021年,石岭村在全县率先设立生态保护基金,以登记入住人数为依据,按2元每人次的标准缴纳。三年多来,生态保护基金已经收取了40多万元。谢五一说“都不用催,大家都是主动来交的。生态保护基金主要用于常态化开展污水治理、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生态保护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绿水含“金”,青山有“价”。景溪河水,一直在静静流淌,石岭村的不传统的民宿产业之路还在继续。 |
GMT+8, 2024-11-25 20:42 , Processed in 0.158678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