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疾手快的分装工2021-04-12 07:00:36|9904 | 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江波 | 编辑 肖飞 上岗记者:夏晋远 职务:临时“分装工”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一件好的商品要想吸引别人眼球,同样需要精美的包装。因为它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直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好产品 好形象=脱颖而出。安吉白茶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近日,我们的记者一大早就前往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报到,体验新岗位——临时“分装工”,去了解安吉白茶是如何“打扮”自己,来获得客户好感的。 标准为上,细节为王 上午8点30分,递铺街道鞍山村。刚一走进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的大门,记者夏晋远就发现小广场上停满了苏、沪、皖等外地牌照的车辆,客如云来,生意兴隆。 而另一边,提前接到公司通知的生产部包装车间组长杨彩云早已等候多时,前来认领厂里“新招”的这位学徒工。“小夏,来这边。今天老板说让你到包装组上班,跟着我走。”因为今天来了不少客户,有几批订单需要马上出货,所以杨彩云决定亲自带徒弟,现场手把手教学。 进入换衣间,净手、消毒,穿上洁净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一眨眼的功夫,记者夏晋远摇身一变就成了这条包装线上最靓的仔。一群阿姨围着年轻帅气的他,脸上也是笑开了花。 “杨师傅,现在我工作服换好了,接下来具体要做些什么呢?”“小夏,你看,面前这张工作台上铺满了刚刚挑拣过的散茶,现在我们就是把它做成小包装,然后放入大包装礼盒装中,塑封打包发货。”只见杨彩云随手拿起一只空袋,放入一包干燥剂,然后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将袋口撑开,右手轻抓散茶放入袋中。她说,抓茶叶时切忌用力,更不能捎带底部的碎末,以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看着简单,并非一学就会,茶叶分装工的技艺可不是这么好学的。尝试了十几次后,夏晋远才摸到一点小窍门,不像之前手忙脚乱了。这不,刚学会一点本领,夏晋远就想和师傅杨彩云比试比试,这手速不行,那就玩点精准度的游戏,看看能不能扳回一局。 “杨师傅,咱们这一小袋茶叶净重是多少克?”“每袋要求38.5克--39克之间。”“那咱们比一比,看谁抓得准,而且完成次数最少。”“行,没问题。”第一次尝试,42克,拿掉少许,第二次39.5克。看到目标越来越接近,夏晋远很是激动,又从袋中取出一些,第三次拿到电子秤上,38.6克,挑战成功。 师傅杨彩云站在一旁,显然也被惊到了,给夏晋远投去了一个鼓励的眼神。取袋,抓茶,称重,38.5克,花了4秒不到的时间,一气呵成。杨彩云告诉夏晋远,自己今年43岁,来宋茗白茶已有8、9个年头,每天都扑在这条装配流水线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被她细化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生产效率。 认真做事,用心做茶 挑选、称重、小包装塑封、外包装、塑封打包,一件成品的安吉白茶礼盒装要经过5道工序,前后花费15分钟。 前道工序完成之后,一筐筐的小包装茶叶就被几位师傅转运到另一间封闭式工房,进入外包装塑封打包的环节。 杨彩云告诉夏晋远,现在安吉白茶的包装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模式,共有50多款产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分为简易包装和豪华包装,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铁盒、纸袋、塑料袋等。她们会根据客户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包装设计。 “现在我手上拿着的这款半斤装的纸质礼盒名叫‘尚品金’系列,内部除了有四盒茶叶,还放置了一只封口夹子、一本宣传册和一张薄膜纸。”杨彩云告诉夏晋远,其实小包装、铁盒再到大包装纸盒的封面上,都印有宋茗logo,所以打包时一定要记得名字朝上,方向一致。另外,外包装的左上角还贴有防伪标签和价格二维码、出产日期,方便消费者查验。 从散装茶叶到精致的礼盒装,安吉白茶的“变装”还是很有讲究的。从每一根茶叶的精挑细选,再到每一处细节的层层把控,想让安吉白茶走得更远,更需秉持一颗“认真做事,用心做茶”的恒心! |
GMT+8, 2025-7-15 18:22 , Processed in 0.171848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