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迎客来 采茶正当时2021-04-08 09:12:17|5084 上岗记者:冯正园 职务:临时“采茶工” 有这样一群人,平日里她们留守家中耕作着几亩田地,养着鸡鸭鹅等家禽;但逢茶季,她们长途跋涉,乘坐大巴车,从安徽、河南、贵州、山东等地奔赴安吉,在那起伏的茶山间采摘刚吐出的新芽儿。 十指撷新芽 双手蝶翻飞 清晨6点,孝源街道皈山场村,空气中还飘着一丝寒意。三三两两的采茶工背着竹篓,戴着草帽,从错落有致的村屋里鱼贯而出,说说笑笑朝着各家老板的茶园走去。吃过了简单且扛饿的早餐,接下来等待她们的是一天将近10个小时的采茶工作。 侯春梅今年57岁,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与她同行的还有5个伙伴,都是一个村庄上的人。她们采摘安吉白茶已有6个年头,今年3月19日从老家出发,这一个月茶季的吃住都在茶老板李玉香的家中。而记者冯正园求职临时“采茶工”,应聘的也正是这一家茶场。 “我们老家都是平原,没有山,来这边很好玩,很开心。”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侯春梅一点也不怯生,与记者冯正园一起聊着为什么来采茶的趣事。山路崎岖,拾阶而上,步行20分钟之后,满山的茶叶映入眼帘,清幽的茶香也随之弥漫,似有若无。 采茶看似简单,仅手部的一个动作,但的确是辛苦的细活。冯正园说,虽然安吉白茶喝了很多年,茶山也见过不少,但是这上手采茶还是大姑娘坐轿第一回。为了不糟蹋李玉香的茶叶,冯正园特意认了一位采茶工做师傅,跟在一旁学习她的采茶动作。 师傅范俊英说,安吉白茶要求一芽一叶,采摘过程中要将拇指和食指分开,从芽梢顶端插下,顺势向上一提,将其采下。其次,采嫩不采长,鲜叶大小均匀。丢至竹篓中,不可挤压,以免芽叶破碎。然后需要注意的是,指甲不能留长,不能掐,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茶香微醺时 辛苦亦欣然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小时的理论指导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实践出真理的时候。为此,冯正园也是挑了一块茶芽长势不错的区域,准备入门级的修行。只见她将竹篓挎在腰间,伫立在青绿的茶山间,头顶着蓝天白云,双手在绿叶间上下飞舞,虽然篓子里空空如也,鲜叶一根都没采,不过画面挺美,气势还是有的。好了,玩笑归玩笑,工作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范师傅,像你们这样,一天能采多少斤茶叶?”“7、8斤吧。早上6点出门,采到11点吃午饭,然后下午采到5点。”“那工钱怎么算,按天算还是按小时算?”“按天算,一天140元。” 这采茶相当于“看天吃饭”。因为雨水天采茶影响成茶质量,若不采,错过茶叶嫩芽的最佳时期,芽头就会变成茶树叶。所以,天晴是采茶最忙碌的时刻。 头顶着烈日,戴着草帽,手里的活是一刻也不停闲。即便是按天算,勤劳善良的采茶工们也不愿躲在树荫底下偷会懒。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就连午饭也是吃着简餐,短暂休息后又投入到了采茶的工作中,希望能够多采些鲜叶。 采茶的艰辛,只有上过山的人才“身”有体会。抛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说,采茶工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阿姨们,而且很多茶山都有一定的坡度,光是站稳就有些吃力,时间一长,还得保证手上鲜叶的采摘品质,真的可以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为了提神解困,阿姨们在采茶中还会哼着小曲,缓解身心的疲劳。“银环儿你不要多操心,咱队里今年都是好收成。棉花白白生生,萝卜青青凌凌……” 临近下午5点,采茶工们迎着夕阳余辉,轻快地行走在山间。吃晚餐,成了大伙一天当中最幸福的期盼。岁月的年轮,爬满了采茶工的额头。粗糙的手掌长满了茧,它没有诗情画意,却留住了芽尖的那一缕香气。 “阿姨们再见,记得早点休息。”向茶场老板李玉香告辞,向采茶工阿姨们挥手道别,冯正园一天的“采茶工”体验正式结束。当手捧茶杯,茶香微醺时,你是否会记起她们的辛劳。谢谢采茶工,你们辛苦了! |
GMT+8, 2025-7-15 17:16 , Processed in 0.222772 second(s), 14 queries .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