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申请季已经落下帷幕,新一季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不想自己的offer被招生官的吹风机吹走?请接着看下去!
在长达两年甚至三年的准备阶段,每一位申请者都会遇到许多问题。
01陷入不断刷分的困境,忽视活动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分享,写着“4战托福3战SAT终于拿到了115+1540,这些是我个人的经验……”。
学生家长,尤其是中国式家长,不说全部,但是绝大多数都非常看重语言成绩和标准化成绩。AP也是一个大头项目,再加上学生的在校成绩等。
这些全部会被理所当然的一股脑塞给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孩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唯一可控的影响因素。
线上课、一对一、多对一、各种托福雅思培训班报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成绩增长也不多。
家长的焦虑更是在听到别人家的娃分数1500+后成倍增长,然后反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呢?孩子会顶着更大的压力去努力刷分,在密集的考试中被迫放弃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校内外活动。
等到分刷上去了,回头一看,能匹配梦校申请的活动一个都没参与。
于是就会出现,高分低录甚至是不录。更可悲的是,成绩没有刷上去,时间也被浪费了。
可是,美国高校的录取,从来不是只看分数的。
如果分数高就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常春藤学校就应该优先录取分数满分的学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分数达标之后,学校会更加看重申请人的综合素质。
今年在Test-Optional政策下,就出现了很多没有提交成绩而被藤校录取的案例,这些成功的案例,无一不是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科研活动,或是极富个性的精彩文书。那么如何写出精彩的文书?选择专业第三方学术机构代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推荐选择meeloun论文网:www.lxws.net
02家长和机构陷入相互博弈
国内的留学现状就是如此,DIY很少,大部分都会选择一家或几家专门的留学机构。
但很多时候,家长孩子和顾问老师会陷入互相博弈的怪圈。
“你不按照我们的打造计划来,到时候收不到offer别怪我们……”
“我觉得我家孩子的成绩能够冲一把前10,我必须、绝对进这所大学……”
“什么时候才能交初稿?再拖延下去……”
“不好意思,孩子懂什么呀,你只要给我说……”
……
你来我往中,消耗掉了各自的信任和热情,也消耗掉了学生的自我认知。
无论多完美的机构,合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协调,是顾问老师和家长学生都需要学习的。
专业的顾问老师,是会根据孩子自身的特性来制定计划,这个过程中,不光是要和家长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本身进行深入沟通。
但是大部分时候,学生的声音会被掩盖,不能表现自我的申请,怎么可能会拿到美国大学的offer?
话说回来,没有一家机构的顾问老师不想把孩子的申请做好,大家的共同目标的一致的。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不妨让我们双方多听一听申请的主体——学生的声音。
美本申请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顾问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不断地帮助孩子去纠错。
而在申请前期,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认清我们各自的位置,把决定权和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她去想明白自己要什么、有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
03什么都参与,什么都普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盲目地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考试,还有学生自己花费大量时间鼓捣自媒体,说起来我脑袋都嗡嗡的。
这么多年的申请分享文章看下来,这么多的成功失败案例看下来,还有一群人在拼命地参加全方位的活动和考试,美其名曰多点素材多点选择。
但是,真的没有必要。
这就回到上一个话题,首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看自己有什么。
先确定你的目标,再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规划,做事才能有条不紊,时间安排也会合理,最后文书写作素材才会精准,整个申请才会自成一体。
举个例子:
奇葩说陈小雨,非常确定自己对哲学的喜爱,这就是典型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然后她就去查询和筛选了美国大学哪所哲学专业更好,最后选出了匹兹堡大学,哪怕她的标化成绩看起来可以冲击TOP30。
有申请经验的家长应该非常了解美国大学,并不是说排名高才好,很多排名一般的大学单科专业特别强,比如匹兹堡大学(排名58)的哲学、雪城大学(排名58)的传媒等。
而她的文书写作中,着重描写她举办的“扔鞋子大赛”,表述学生需要释放天性和压力,最后再结合公益做了升华。突出了思考、打破、社会、影响、领导力等各种因素。
而哲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打破的学科。
所以,被匹兹堡大学哲学系录取就是显而易见的事儿。
其实,整个申请走下来以后,你就会明白,标化可选的今天,最需要做的是有针对性的、目标明确的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