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紫笋
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一带。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舞壳, 故称紫笋。
长兴县位于浙西北太湖之滨,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太湖。境内有大小山峰三百余座, 全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达235天;山区早晚云雾弥漫,土壤以黄、红壤和石沙土为主。茶树大部分分种于山坞,当地称之为“界”。以西坞界、竹坞界、方坞界、高坞界等地种植最多。由于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新梢长势旺,发芽整 齐,叶片毛茸较多,产量亦髙,为制作红、绿茶兼适的优良品种。
采制工艺与茶质:每年于淸明节前至谷雨期间,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其制作程序, 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工序。制成的极品紫笋茶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挺嫩叶稍长,形似兰花。成品色泽翠绿,银毫明显,香孕兰蕙之清,味甘醇而鲜爽;茶汤淸澈明亮,叶底细嫩成朵。该茶被誉为“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赏心”。
长兴县顾渚山产茶历史悠久,从唐代中期即负有盛名。相传唐代茶人陆羽在唐大历年间,曾在顾渚茶山设置茶园,亲自采制品尝,并写有《顾渚山记》一卷,是记述顾渚山茶事的专著(今已失传),而在其所著《茶经》中有“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记载,并将顾渚紫笋评为 天下第二名茶。
唐皇室为监制贡茶,曾在顾渚山建立贡茶院。据《吴兴志》记载,自唐大历五年(770),在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引金沙泉水制作贡茶。每逢春三月采制春茶时节,湖州刺史都奉召亲赴顾渚茶山修茶。湖州刺史杜牧在 《茶山》 诗中有“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赞赏顾渚紫笋之名句。顾渚紫笋自唐广德年间(763 —764)被列为贡品,直到明洪武八年 (1375)罢贡,历时长达六百余年,其贡奉历史之长,在全国贡茶中也是罕见的。其制作方法亦经历了由饼茶、龙团茶而为散茶;由蒸青而为炒青。
更多类容关注微信公众号:yi-ye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