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最有声望的是龚春,又有“四家”(即董翰、赵梁、元畅)及“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之说。晚明人时大彬是当时的“三大”之一,也是后人研究明代紫砂壶的重点名匠,时大彬在紫砂工艺的发展中有很大贡献,他不仅自己制壶,同时培养了许多制壶名手,并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断木为模”的制法,以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方法成型,或用泥片镶接成型。
明朝在紫砂行业年代属翘楚辈出,大批巨匠名作诞生
这把壶,美貌折服入门新手,内涵征服资深茶客,即使平时用保温杯泡枸杞的油腻大汉,也忍不住改变喝茶习惯。
而拥有一把明式紫砂的意义,或许对于茶人来说,已经超过了喝茶本身。
这个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于紫砂来说,是文献记载中紫砂的起源、高峰,信仰、灵感的根据地。
大批巨匠创制的作品在这里诞生,成为影响后世的经典。作为反映时代风格的产物,明朝的审美和品味规范着紫砂的造型及纹饰,一把真正意义上的明代紫砂壶,带给茶人的绝不仅是外观和使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的归属和慰藉。
“朝圣”,是我们的日常。
现在市面上的明式紫砂壶款,多像其他经典壶型一样,夹杂了工匠自己的理解,导致离真正的原作相去甚远。
明代是紫砂壶空前兴旺成熟的典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