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台风终于登陆了。
我坐在窗边写稿,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大有“铁马冰河入梦来”之意。
在台风还没登陆之前,所有人都在猜测,台风会在哪里登陆,最高风力是几级,雨会下多大。
各种猜测,各种流言,各种专家预测,紧张气氛越聚越强。直到所有单位都宣布放假,大家一股脑儿去超市抢食物,连泡面都空了。
然后,今天早晨9点10分,台风在福州下辖的连江县登陆。
登陆的时候我正在路上,平时等红灯,没感觉那么慢,今天就老觉得红灯特别长,风刮得车身特别晃,比经过宁德新建的那座时时被海风包围的跨海高速还晃得厉害。
登陆之后,风渐渐小了,台风移去了内陆地区,把雨留了下来。
古龙大师说过,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的时候。
这句话,放到台风季节,一样适用。
风去,焦虑情绪也去。朋友圈里顿时安定了。
一堆人继续看昨晚的球赛录像,一堆人窝在家里看“金秘书”,一堆人开启胡吃海喝模式,一堆人在晒登陆前,大风把海鲜吹得满天飞的情景。
而村姑陈,依然一大早爬起来工作,洗干净景德镇淘的手绘白瓷高碟,摆上昨晚买的鲜荔枝,泡上一杯去火的白牡丹。
开始工作。
《2》
伴随着台风来临的,除了雨,还有白茶。
据悉,一家以打造知名岩茶品牌而闻名江湖的公司,进军了白茶。在这暴雨如注的时候,推出了它家的第一款白茶单品。
有人说,这家以岩茶起家的公司,后来又进军过普洱,这一次,是要放弃岩茶,改投白茶怀抱了。
村姑陈深以为然。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
岩茶和普洱,价格正在高位,且门槛高,大师多,利润薄,要想打开缺口,很难。
相比之下,白茶正在兴起,处于百废俱兴期,从业者实力相对较弱,容易攻克。
故大多数在岩茶和普洱里无法大展拳脚的人,相继转攻了白茶。
这半年来,身处白茶圈子里的村姑陈,愈发感觉到了白茶行业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一大批的原来做岩茶、做绿茶、做红茶、做茉莉花茶的茶商,纷纷把如狼似虎的目光,瞄向了白茶。
这当中,除了互联网上的自媒体人,还有大量开线下门店、做渠道的商人。
他们在别的、曾经风光的、现如今日薄西山的茶类里,赚到盆满钵满,当那个茶类利润不再丰厚,这些触觉灵敏的机会主义者们便迅速改弦易张,另寻福地。
《3》
除了茶商,制茶师们也把锐利的目光投向了白茶。
从去年开始,村姑陈便在业内有所听闻,有部分有想法、爱创新、属于别的茶类的制茶师,都在研究如何制作白茶。
比如,云南的制茶师们,通过到福鼎学习白茶的萎凋方式,回到本地后,用本地普洱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制作了一芽三叶的“普洱白”。
再比如,武夷山的岩茶大师,也学着白茶的简单工艺--萎凋和烘干,用岩茶里茶青颜色最浅、最接近白色、品种香为药香的白鸡冠(四大名丛之一,武夷山土生土长的古老茶树品种),加工制作成“武夷白”。
再再比如,远处西南的四川茶,也有制茶师采下它的芽头,按白茶萎凋和烘干的工艺,制作成类似白毫银针等级的茶,放在小罐子里贩卖。
村姑陈在上海某商场见过这种四川针茶,一小罐一小罐分装着,乍一看,和福鼎白茶里的白毫银针,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细看,摸一摸,便会发现,白毫少而稀疏,芽头也瘦小,没有白毫银针那样具备7层壳状结构。
熟悉白毫银针的人,极容易识别。但不懂的人,便被那相似的外形给考住了。
从普洱、岩茶这些相邻茶类的制茶师们,研究白茶工艺和用自己的茶青仿制白茶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白茶是真的火,大江南北喝白茶的风气真是甚嚣尘上。
白茶火了之后,才会其它茶类的制茶师对它好奇,进而研究它,进而借鉴它的工艺,制作出一新创新型的茶叶,比如前文提过的“普洱白”和“武夷白”。
当然,这些创新型的茶叶,口感可未必会好。
普洱茶,按普洱的工艺做。岩茶,按岩茶的工艺做。这是几百年来祖祖辈辈的制茶师研究心血的结晶,是多少代茶人根据实践所得出来的经验,是对于这两种茶类,最好的加工方式。
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茶叶,亦只适合一方工艺。
但是我们硬要去尝试,去创新,去发明创造,也不是不可以。
所有新生事物都是通过敢想敢干,而做出来的。
但是,创造新茶,对于制茶师来说,是大胆的尝试,对于为这些新茶买单的消费者来说,却是更加大胆的尝试--勇于去做一种新茶的试喝员,小白鼠,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这种勇气,不亚于医院里新药试药员。
不过,新茶试喝员和新茶试药员,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试药员是拿报酬的,试茶员,是要自掏腰包的。
相比之下,试茶员更吃亏一点,不但没钱赚,还要付钱。不但要付钱,还要承担茶难喝的风险。
简直是双重自虐。
《